上院李氏发源于犀湾上院(广东省化州市长岐镇西湾村),全族分为三房八支十八派,经750余年的繁衍生息分居迁徙,现分布为600余个自然村落,横跨广东、广西、海南三省二十多市县,人口40余万,是岭南远近闻名的名门望族。

上院李氏始祖承元公故居遗址示意图.gif

上院李氏始祖承元公,是唐朝有再造大唐之功的西平王李晟公之廿二世孙,祖籍江西吉安府庐陵县宣化乡大市街(今江西省吉安县永阳镇),宋朝景定年间出仕化郡(郡比县大,地址今广东省化州,领石龙、吴川、石城3县)路判,因勤政爱民,亲民如子,政绩显赫,离任时州民“遮道攀辕,依依不舍,遂卜居于化之犀湾上院”。

上院李始祖承元公生三子,长子正,次子寅,三子衍。从二世起分为三房,从三世起再陆续分迁各地肇基创业,支分派衍为三房八支十八派。

长房正公生二子,长天毓,次天与。长子天毓公八世孙福迁当时之茂名(今属高州市)后失考,故不列入分支。长房三世天与公迁吴川黄坡平泽村,至四世仕显分为一支,至六世分为五派。一派晙公,二派晊公,三派旷公,四派昫公,五派景茂公。长房一支以吴川平泽、岭头村为中心,至今已繁衍至吴川、湛江、遂溪、雷州、化州、廉江、海南、广西合浦等县市约169个自然村。

二房寅公生五子,分长支天麟,二支天骥,三支天麒,四支天驷,五支天长。二房长支,三世天麟公在元朝迁居上院东南五里之边坡村,至五世分为二派,一派惟善公,二派惟能公,以边坡村为中心陆续分迁各地,九世大经公迁居茂名隆五十甲岭头村(今吴川长岐岭头村),目前已繁衍至化州、吴川、湛江、遂溪、雷州、高州、海南等县市40余个自然村。二房二支,四世仕雄公(时任雷州廉访司司狱)于元朝年间迁居上院东四里之新塘村,捐建洪恩堂,六世仲璋公迁居吴川苏村(苏氏姑妈抱养)继而发祥至兰溪那陵等村,七世分为长冕,次衮两派,以化州长岐镇新塘、黄沙、沙陇村为中心,至今已繁衍至化州、吴川、湛江、遂溪、雷州、海南、广西北海等县市约60个自然村。二房三支,三世天麒公在元朝迁居上院东南五里之边坡村,至五世惟宪、惟道公同迁广东信宜县镇隆桄榔岭,遂分为两派,长派惟宪公,二派惟道公,以上榔村为中心,至今已繁衍至信宜、高州、罗定、开平、广西北流等县市30余个自然村。二房四支,三世天驷迁居上院东鉴江与大湾河分叉之江口(双牌村),至六世分为三派,长派瑹,二派瑗,三派珊公,后陆续分迁各地,至今已繁衍至广东化州、信宜、高州、茂名、吴川、廉江、徐闻、广西北流等县市、海南省等地约130个自然村。二房五支,以化州犀湾上院(西湾村)为中心,至五世分为二派,一派惟新公,二派惟肆公,惟新公和惟肆公的后裔陆续分迁各地,至今已繁衍至化州、信宜、高州、廉江、广西合浦、浦北等县市约80个自然村。

三房衍公生一子,至五世分为两派。三房一支一派惟盛公,一支二派惟谟公。三房一支一派五世惟盛公生一子仲琳公。六世仲琳公(字太清)迁居广西博白县龙潭镇蕉林开枝散叶,目前已繁衍至广西博白县龙潭、松旺等镇、合浦县闸口、十字路、白沙、公馆、山口等镇、北海市等地约60余个自然村。三房一支二派五世惟谟公生一子缔清公。六世缔清公迁居廉江车板禄地村,接着发祥于金花村。以禄地村、金花村为中心,后陆续分迁各地,目前已繁衍至廉江市、韶关乐昌市、广西合浦、钦州、北海、浦北、海南省等地约70余个自然村。

上院李氏不仅人丁兴旺,而且人才辈出。旧科举时代有三名进士、二十五名举人,近现代的革命先烈英雄学者宦官商贾名人不计其数,不在此一一列举。如有兴趣,请前往上院李氏人物查看人物资料。

最新发布:

公告

活动

风水

历史文化村庄人物

文学艺术创作